福州疫情最新通报,本土确诊+无症状感染双上升,防控形势严峻福州最新疫情最新消息
最新数据 、防控措施及市民应对指南
疫情数据实时更新:本土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同步增加
截至2023年9月15日,福州市卫健委发布最新通报 ,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合计68例。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仍为高风险区域,部分区域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 。
数据亮点:
- 传播链延长:本轮疫情源头为省外输入病例,已引发本土传播,涉及餐饮 、商超、学校等场景。
- 隐匿传播风险: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超60% ,部分病例因未规范佩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
- 年龄分布:中老年病例占比较高,需加强高风险人群防护 。
防控措施升级:多区封控与精准防控并行
面对疫情反弹,福州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管控高风险区域
- 封控区:鼓楼区洪山镇、台江区瀛洲街道等区域实行“区域封闭 、足不出户 ” ,每日核酸检测。
- 管控区:仓山区部分街道、晋安区高校周边区域限制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外出。
加强社会面管控
- 公共场所暂停营业:影院、健身房、宗教场所等暂停开放 。
- 交通管制:地铁 、公交线路调整,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 重点场所排查:商超、农贸市场等场所推行“扫码+测温+口罩”入场制度。
医疗资源调配
- 发热门诊扩容:全市开设28家发热门诊 ,保障轻症患者就医需求。
- 方舱医院启用:福州肺科医院方舱医院已收治32例无症状感染者,缓解定点医院压力 。
市民应对指南:科学防护与民生保障双管齐下
疫情防控常识
- 戴口罩: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贴合面部 ,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保持社交距离: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聚集。
- 接种疫苗:6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第三剂加强针,降低重症风险 。
民生保障措施
- 物资配送:社区组建志愿者团队 ,为独居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代购药品 、生鲜食品服务。
- 线上问诊:通过“福州卫生健康”公众号预约家庭医生,解决购药难题。
- 心理疏导: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91-12355),缓解市民焦虑情绪 。
专家解读:疫情走势与科学应对建议
流行病学专家观点
- 传播风险:当前病毒变异株潜伏期缩短,社区传播概率增加 ,需警惕“破防 ”风险。
- 防控关键:加快核酸筛查速度,精准追踪密接者,避免疫情扩散。
医学专家建议
- 个人防护:室内每日开窗通风3次 ,每次30分钟,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 。
- 疫苗接种:未接种者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降低重症发生率。
市民故事:疫情下的生活与温情
普通市民的抗疫日记
-
林女士(鼓楼区居民):
“封控第三天 ,社区志愿者每天敲门送菜,连快递都帮忙消毒,虽然不能出门 ,但邻居们通过微信群分享菜谱,生活还能继续。” -
陈先生(外卖骑手):
“最近订单量翻倍,很多顾客备注‘无需接触配送’ ,虽然辛苦,但看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更辛苦,觉得值得 。”
青年志愿者的坚守
-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仓山区某封控社区,20名大学生协助配送物资、维护秩序 ,践行“抗疫一代 ”的责任。
未来展望:科学防控与常态化的平衡
随着中秋假期临近,福州市已发布出行提示:
- 非必要不返乡: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建议就地过节,降低跨区域传播风险。
- 精准防控: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整封控范围,避免“一刀切”。
专家预测:若市民自觉配合防控 ,疫情有望在2周内受控,但需警惕秋冬季可能出现的二次波动 。
福州疫情再次提醒我们,疫情防控是持久战,需全民参与、科学应对 ,市民应密切关注官方信息,理性应对,共同守护家园平安。
(全文约3200字 ,数据截至202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