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疫情动态,最新数据、防控措施与社会应对保定疫情最新情况
疫情现状:数据与趋势分析
截至2023年9月15日,保定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突破12万例 ,达到120,567例,位列河北省第二,过去7日平均新增病例数为1,236例 ,较一周前下降18%,但较8月初的峰值仍高出3倍,涿州市累计确诊突破5万例 ,占全市总病例的41%,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治愈出院患者达108,234例 ,占确诊病例的89.7%,死亡病例维持63例 。
在病毒变异方面,经基因测序,本轮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亚型XBB.5.5,传播力强但重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5%)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占比达32%,其中80岁以上高龄患者占7% ,这反映出疫苗覆盖率和基础疾病管理仍需加强。
分级分类管理:精准防控策略
根据《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2023年修订版)》,保定实行"三区"管控措施:
-
封控区:涿州市全域(除保障物资供应点外),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 、物资配送" ,每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9月10日启动的"清零行动",通过无人机喊话、智能门禁系统 ,确保居民不擅自外出。
-
管控区:安国市、博野县等中风险区,执行"人不出县 、错峰取物",县域内交通管制措施 ,采用"网格化"管理,每500户配备1名志愿者,负责物资代购、垃圾清运 。
-
防范区:莲池区、高新区等低风险区,实行"有限流动 、精准防控" ,公共场所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学校、商超等场所实行预约制,最大承载量降低至50%。
医疗资源调配:医疗系统承压与应对
保定市现有定点医院28家,重症床位储备1,200张 ,ICU床位300张,随着感染人数激增,医疗系统面临三大挑战:
-
床位紧张:9月12日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日接诊量突破2,000人次,急诊科床位使用率达120%,部分基层医院启动"床等人"模式 ,医护人员日均工作时长达14小时。
-
药物短缺: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库存仅够使用3天,部分药店暂停销售,通过省级统调 ,9月14日紧急调配5万疗程药物,缓解燃眉之急 。
-
医护人员感染:截至9月15日,全市医疗机构累计报告医务人员感染2,387例,占感染总人数的1.98% ,为此启动"轮岗制",确保关键岗位人员配置。
社会应对:民生保障与心理疏导
-
物资供应:建立"市级统采、分级配送"机制,确保封控区每日供应蔬菜300吨 、鸡蛋50吨、肉类100吨 ,9月13日启动"爱心助购"平台,志愿者协助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采购物资。
-
特殊群体保障:针对封控区学生,推出"线上+线下"双轨教学 ,组织教师通过社区广播、微信群进行课程辅导,对慢性病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家庭医生每日随访 。
-
心理干预:组建由30名心理专家构成的"心灵驿站"团队 ,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台 、社区热线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9月1日至14日,累计接听心理求助电话2,163次。
专家观点:防控成效与挑战
-
成效评估: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组认为 ,保定通过"早发现、快管控"措施,有效延缓了病毒传播,密接者追踪率达100%,次密接者追踪率达98% ,为后续防控争取了时间。
-
现存问题:河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指出,基层防控力量薄弱(每万人仅2.3名专业防疫人员)、农村地区防疫薄弱点(如集市 、红白事)仍是风险隐患,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不足60% ,需加强宣传动员。
常态化防控路径探索
-
疫苗加强:计划10月底前为60岁以上人群完成二次接种,重点提升抗体保护力 。
-
医疗资源扩容:拟新建3所方舱医院(总床位5,000张),12月前完成建设。
-
经济复苏配套:推出"防疫纾困"专项贷款 ,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低息贷款23.6亿元,助力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