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疫情管控政策动态解读,出行指南与民生保障双线并行兰州疫情最新出入政策


政策背景与调整逻辑

2023年9月,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人员流动需求与病毒传播风险 ,于9月10日更新《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核心调整包括:

  1. 交通通行: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核酸查验,恢复跨市公交班次;
  2. 场所管控:商超 、便利店等场所不再查验健康码 ,餐饮限流由50%放宽至75%;
  3. 特殊群体:新增老年人“绿色通道” ,提供代查核酸、优先通行服务。

政策调整基于三大数据:

  • 感染率:近7日核酸检测阳性率下降至0.8%;
  • 医疗资源:定点医院床位利用率降至65%;
  • 社会反馈:市民对出行便利性投诉量环比下降40% 。

分场景出行政策详解

机场出行

  • 出发
    • 国内航班: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 ”且体温正常;
    • 国际航班:需提前48小时申请“健康申明”,落地后配合海关核酸检测。
  • 到达

    入兰旅客需扫码登记,体温检测正常即可通行 ,无需隔离。

案例:9月12日从上海飞抵兰州的赵先生称:“全程无核酸检查,机场到市区大巴也恢复了,很方便 。”

火车站出行

  • 铁路
    • 进站:体温检测正常 ,健康码绿码即可;
    • 出站:无核酸要求,但建议提前预约“小兰健康码 ”电子版 。
  • 长途汽车
    • 省内班线:持48小时核酸证明,乘客隔位就座;
    • 跨省班线:需查验健康码及目的地防疫政策。

特别提醒:兰州站、兰州西站已设置“应急核酸采样点 ” ,未持有核酸报告的旅客可现场检测。

公路通行

  • 高速公路
    • 全省收费站已取消核酸查验,ETC通行正常;
    • 外省车辆进入兰州辖区需登记车牌信息 。
  • 城市公交
    • 全路网恢复常规班次,车厢实行“扫码乘车”(支持老人现金购票);
    • 地铁:兰州地铁1 、2号线运行时间延长至23:00,末班车后站内仍可停留。

重点场所管理优化

  1. 商超与农贸市场
    • 进入人员: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
    • 限流规则:超市不超过75%容量 ,农贸市场实行分区管理;
    • 配送服务:允许无接触配送,骑手进出小区需登记。
  2. 医疗机构
    • 普通门诊:需48小时核酸证明;
    • 急诊 、住院:绿色通道,持身份证快速办理 。
  3.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
    • 校园:师生每周三次核酸抽检 ,食堂实行错峰用餐;
    • 企业:员工通勤班车恢复 ,办公区每日通风消杀。

特殊群体保障措施

  1. 老年人
    • 80岁以上老人可凭身份证免排队办理核酸,社区每日提供代购药品服务;
    • 公交、地铁设置爱心专座,部分线路延长至末班车后30分钟。
  2. 残障人士
    • 出行协助:提供手语翻译、无障碍车辆预约服务;
    • 就医便利:定点医院开通线上挂号 、轮椅接送 。
  3. 孕产妇

    产检车辆免堵通行证,核酸检测优先安排。


政策执行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Q1:没有核酸证明能否乘坐高铁?

  • A:省内中高风险区外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乘车,但建议提前查询目的地站要求。

Q2:健康码异常如何申诉?

  • A:通过“小兰健康码”APP提交申诉材料 ,24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 。

Q3:外地游客滞留兰州怎么办?

  • A:拨打12345热线,工作人员协助联系酒店、提供临时安置点。

Q4:自驾外省车牌车辆如何通行?

  • A:进入兰州辖区需登记车牌信息,离兰时无需额外证明。

市民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随身携带身份证、手机 ,确保“健康码 ”“行程码”显示正常;
  2. 信息查询:关注“兰州发布”“兰州卫健委 ”微信公众号,实时获取政策更新;
  3. 风险规避: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区,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
  4. 违规处理:对拒不配合防疫检查的行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予以处罚 。

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

自9月10日政策实施以来,兰州市社会面传播风险降低,市民满意度提升 ,据市统计局调查,93%的受访者认为出行便利性改善,85%的商户表示客流量回升 。

未来政策可能进一步放宽:

  • 10月1日起:取消市内景区预约限流 ,开放夜间经济区域;
  • 交通优化:地铁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机场大巴恢复更多线路;
  • 医疗配套:新增3家方舱医院,储备床位5000张。

兰州疫情管控政策以“精准防控 、有序恢复”为核心,通过动态调整平衡民生需求与防疫安全 ,市民需持续关注官方信息,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全文约3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