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允许密接居家隔离(与居家隔离人员密切接触)
密接者居家隔离几天?
此外 ,政策还明确了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不再追溯密接的密接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隔离措施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本的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 ,并在隔离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密接者隔离5+3的意思: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在第九版防控方案基础上的优化二十条措施中,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由原来的“7+3 ”即7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健康监测 ,改成了“5+3”,即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 。从“7+3”到“5+3 ”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密接者的居家隔离天数取决于其具体分类。对于次密接者,需要进行三天的居家隔离 ,这是为了防疫需求,确保社区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强调个人隐私保护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在执行调查和隔离措施时必须尊重并保护个人的隐私信息。
法律分析:政策规定,为了防疫需要,次密接者需隔离三天 ,也可居家隔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 、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 、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密接者隔离政策 ●隔离规定 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规定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次密接隔离/核酸政策:按照最新规定: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时空密接者最新隔离规定
1、时空伴随者算不算密接 “时空伴随者“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被新冠疫情防控系统核查出与确诊病例的关联电话号码 ,存在时空伴随状态,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的人员。
2、多地调整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和隔离管理措施,“时空伴随”不再作为界定标准 ,亦允许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接者居家隔离 。 12月1日,广东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出第71号通告称,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居家隔离。
3 、可以申请不集中隔离的情况有: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于单独居住者等四类人,可以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观察。时空伴随者 、次次密接、虽然在风险地区,但是个人的各种码、检测均正常的话 ,一般是不会集中隔离的 。
4 、显示黄码会被强制隔离吗 根据新冠防控政策中的相关规定,如果健康码变“黄码”人员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原则上为集中隔离 ,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进行核酸检测。
5、时空密接者指的就是时空密切接触者,具体是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 ,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接者需不需要集中隔离
1、密接者需要集中隔离 。密接者,即密切接触者,指的是与病毒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 ,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由于密接者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 、密接人员作为病毒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其隔离措施至关重要 。根据最新的政策调整 ,密接人员的隔离期限有所变化。现在,密接人员需要执行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的管理措施,并在此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以确保安全。此外,政策还明确了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不再追溯密接的密接。
3、密接需要集中隔离 。集中隔离是针对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 ,也就是次密接人员所采取的隔离措施。居家隔离是针对自身存在感染可能性的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采取的措施。因此,对于密接人员,集中隔离是更合适的选择 。
4、一般来说 ,密接是需要集中隔离的,但是一些特殊人群可以申请居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实行“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期间赋码管理 、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
5、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 、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于单独居住者等四类人,可以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观察。时空伴随者、次次密接、虽然在风险地区,但是个人的各种码 、检测均正常的话 ,一般是不会集中隔离的。
多地推行“阳性居家”,专家释疑邻居感染风险多大
第一财经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广州等地 ,让符合特殊要求的无症状或轻型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已部分成为默认模式,无需经过邻居签名同意;涉及人员面也有所扩大 ,从起初的“符合特殊条件的无症状、轻症新冠感染者”,逐渐扩大到“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 、轻症新冠感染者 ” 。
年,奥密克戎r0值18 ,专家称病毒传染能力低,阳性应居家隔离。专家如果以释放管控、新冠对健康影响轻微等理由支持居家隔离,或许可以接受,但称病毒居家隔离传染风险小 ,令人费解。每个个体应为自身健康负责,选择清零或共存,只要讲明利弊 ,皆可接受 。但请别自相矛盾,混淆视听。
问题3: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本人来说 ,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是不能只考虑自己,需要考虑家庭以及社区。
防疫政策变化
月以来 ,央地层面的防疫政策均迎来一些细微的变化 。 中央层面,国家卫健委于11月11日提出20项优化措施,主要包括:缩短密接者及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不再判定次密接等。
贵阳的防疫政策最近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要求进行核酸检测。这并不是说防疫措施有所放松,而是贵阳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防疫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普通市民不需要每五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过,对于一些特定场所的人员 ,如医疗机构、机场、车站 、学校等,仍然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近期,我国的防疫政策有所调整 ,其中一项重要变化是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了“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这项调整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应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提高防疫效率。
卫健委防疫新政策: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 、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 。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 、减少频次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医疗治疗逐渐完善。第一,病毒致病力大幅度减弱。第二 ,病毒的传播力虽强,但疫苗接种率高,医疗治疗逐渐完善 。第三 ,经济压力。第四,考虑民众负面情绪,选择在此次春节前放开疫情防控政策。政策,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